各地接连设立科创母基金 增强原始创新策源力
人民网北京8月23日电 (黄盛)今年以来,各地接连设立科创母基金,以产业引导基金的方式,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聚焦地区产业发展战略需求,增强原始创新策源能力,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天津滨海在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期间,联合市场共同出资设立总规模不低于100亿元的科技创新母基金,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发挥基金市场配置资源优势;
湖北发起设立湖北科技创新发展基金,基金规模达100亿元,是湖北省科技金融服务“滴灌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温州修订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并设立总规模为50亿的科创母基金……
对此,行业人士向人民网财经表示,作为长期资本的重要来源,母基金的发展可以起到增供给、调结构、补短板的作用,可为产业培育及技术创新平台提供可持续的、基础性的融资支持,引导金融资本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通过设立科创母基金,进一步合理配置先进生产要素,利用金融资本加码区域竞争力。
激发资本支持科技创新的力量
人民网财经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多地设立的科创母基金,大多数由地方有关部门联合市场机构共同成立,规模在数十亿元到数百亿元之间不等,主要投资于“科技+”原始创新概念的子基金。同时,多地在设立科创母基金时明确,聚焦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高地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私募基金行业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母基金在汇聚政府和社会资本、改善行业结构和治理水平、引领投资方向和价值观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要求,发挥财政经费的杠杆效应和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参与,发挥金融资金作用,吸引民间资本。优化科技创新类引导基金使用,推动更多具有重大价值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风险投资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林宁此前向人民网表示,母基金作为先进的战略性投融资工具,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积极发挥母基金在风险投资行业上的引领作用,可以有效促进产业、技术、资本、人才、管理、市场等创新要素,向创业中的实体企业凝聚,也是增强现实发展动力的有效路径。
围绕今年不断设立的科创母基金而言,盛世投资CEO张洋表示,随着科创板的快速度发展,科创基金投资的正向反馈效应正逐步显现,各地设立科创母基金的热情也随之高涨,以解决科技创新早期资本积累不足的问题。
张洋在接受人民网财经采访时表示,科创母基金作为直接融资工具,是创新的金融传导路径,比传统的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的资金周期更长。同时母基金作为分散风险特点十分突出的投资工具,能够充分化解单一项目、单一方向子基金选择而带来的非系统性市场风险,更好地发挥资本支持科技创新的力量。
为区域原始创新力提供长期资本
多位市场人士在接受人民网财经采访时表示,与开发投资、工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相比,各地在科技投入上仍存不足,加大科技总体投入、激活区域原始创新能力是各地在落实“十四五”规划的重点方向之一。而科创母基金的形式,则是意在坚定社会资本持续投入的信心,拓宽科创企业股权融资渠道,形成更加完善的支持科创企业发展的资本体系,为创新发展提供长期资本。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资本市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独特优势,可以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不过,张洋认为,科创母基金不是简单的资金分发,既要顾及流程合规,还对投资结果和风险控制有着较高要求。科创母基金应该调动起投资基金、科研院所、企业在内的各类社会主体,贯穿省市区乃至国家级各部门资源,跨地域协调资本、项目等各类资源,合力持续推动科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培育起更为坚实的科技创新土壤。
他建议,在设立科创母基金的同时,建立符合创业投资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国有创业投资管理体制和考核激励机制,建立合规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相结合的多维度、长周期的科学考评机制,不以单个项目成败论英雄,发挥和稳定国有投资平台的主力军作用。
也有市场人士向人民网财经表示,母基金应当坚持基金的信托本质,立足专业化运营,处理好政府资金、产业资本、社会资本的关系,防范利益冲突;坚持风险自担、收益共享,充分发挥投资周期长和风险缓释优势,审慎处理好优先劣后的关系,不能简单地保底保收益。具体到各地的科创类母基金,还应注意在运作过程中坚持科学化、专业化管理理念,以市场化选择作为决定性因素,以声誉机制、考核机制、利益机制为保障,发挥资本支持科技创新的力量。
关键词: